大山里的坚守者——记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、代县峪口镇段家湾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刘桂珍

  • 发布时间:07-14 11:16
  • 新闻来源:山西日报
  • 责任编辑:张晋荣

    【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——“两优一先”风采】 

     

      7月5日,上午10时左右,被评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的代县峪口镇段家湾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刘桂珍从北京回到村里。一进村,来不及回家,第一时间就往地里走。

      这是她多年养成的习惯。每天起床,出门先去地里看看,再到村里转转。

      盛夏的段家湾凉爽静逸,鸟语花香。林梁山青青郁郁,峪河水潺潺如玉。

      临近中午12时,刘桂珍的“巡地”工作结束。“杂草又多了,这两天得加把劲拔拔草”“走前油松苗才几厘米,半个月没见,都十几厘米了,今年长得不错”……刘桂珍边走边念叨。

      44年来,为了群众和梦想,她坚守初心、扎根大山,从乡村医生、代课教师到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,“四副担子一肩挑”,用共产党员“领头雁”的责任担当,用青春和汗水,换来段家湾老百姓“芝麻开花节节高”的幸福生活。

    信 念

      1992年7月,29岁的刘桂珍成为一名共产党员。那时她在段家湾担任村医14年、代课教师4年。

      时隔29年,刘桂珍依然记得当时的场景,在村委会,“有我的父亲、入党介绍人曹二塄、邢金花、村代表参加,面对党旗,我庄严承诺。那时我就想,从此我就是一名共产党员了,我要听党的话,跟党走。”

      为什么要入党,刘桂珍说:“像父亲和伯父那样,为老百姓谋幸福。”

      一个人、一个共产党人有坚定的信念,就会有坚持的理由。由此,会变得坚韧、执着、无畏。段家湾是她的信念,乡亲是她的信念。

      1977年,村里急需一名医生,却苦于没有合适的人选,村干部们再三讨论,想选派刚刚高中毕业的刘桂珍去学习医术,原本准备继续考大学的她,面对组织的需要、村民的渴望,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村医的道路。1978年,正式成为村医,一干就是43年。

      邻居侯焕生说:“桂珍给人看病,不管是本村外村,出诊费、注射费,她都不收钱。”

      1988年,村里的孩子们面临失学,村干部们又想到了正做村医的她,开始做刘桂珍的思想工作,让她暂时担任代课老师。刘桂珍毫不犹豫地答应了,一干29年。2017年下半年,村小学合并到乡镇中心校,她才卸下代课老师的重担。

      1996年,村支“两委”换届,一边看病一边教学的她,赢得村民的信任,全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,一干又是25年。2003年开始兼任村委会主任,今年是第18个年头。

      现在的刘桂珍,“全国脱贫攻坚模范”“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”“全国劳动模范”……获得诸多荣誉,是很多人眼中的“标杆”“旗帜”,学习的榜样,但她却不看重这些。“乡亲们需要我,我心里才踏实、才舒服。我的幸福指数高低,取决于为乡亲多做点事还是少做点事。”刘桂珍笑着说。

    心 念

      “抬头看大山、低头见石头”是段家湾周边环境的写照。不知从何时起,这里被称为“三无”村——地下无资源、地上无企业、集体无收入。村民们辛辛苦苦种了几十年玉米、谷子、红薯,村子还是那个村子,日子过得还是那么难。

      在刘桂珍看来,段家湾要追赶,段家湾人要挺起腰杆,必须靠产业。

      什么是她说的产业呢?经过反复考察,刘桂珍决定在河滩地搞油松育苗。

      撼观念难于撼山。曾经很多村民害怕搞不好赔钱,谁也不敢干。为此,刘桂珍第一个“吃螃蟹”。与丈夫杨宏生商量后,她带头在自家承包的3分河滩地里种上了油松树苗。经过两年的精心管护,第三年春天见到成效,3分地的树苗卖了7.5万元。

      如何推广,刘桂珍一是当起了技术指导员,为村民传授育苗技术;二是垫钱送苗。

      8年后,也就是2017年,段家湾的苗木种植面积发展到上百亩,苗木种类有油松、杨树、云杉、白皮松等。年底,段家湾全面脱贫。

      2018年,刘桂珍又牵头成立“代县刘桂珍种植苗木合作社”,不仅推进段家湾育苗产业的发展,还带动了相邻的王家会、石家湾、殷家会等村发展育苗产业。到2020年底,段家湾所有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,全部实现高质量高标准脱贫,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了15万元。

      当年跟着刘桂珍学育苗的杨锁文,不仅还清了欠债,还在县城买了楼房,生活美滋滋。“我们很感激她。”杨锁文说。

      在稳定发展育苗产业的同时,刘桂珍同村支“两委”班子成员达成统一意见,千方百计开辟更多的致富路:发动村民利用农闲时间上山刨药材、卖药材、试种云南松露菌、发展农家乐、寻找合作伙伴发展水产业……“‘十四五’来了,加快段家湾产业发展只争朝夕啊。”刘桂珍说。

    萦 念

      2012年,段家湾村进行移民搬迁。条件成熟的村民搬迁下山,住进楼房,但还有10多户村民没有搬迁。因为工作主阵地还在段家湾,所以刘桂珍放着县城的房子,仍住在村里那间仅30平方米的老房子里。

      2020年,段家湾村和王家会村合并,人多了,工作量也大了。办医保、找工作、人口普查、防火防疫、搭桥修路……刘桂珍忙得不亦乐乎;定时组织进行“三会一课”、上门给年老和行动不便的党员辅导学习、外出开会作报告……刘桂珍勤学善思、多管齐下抓党建。

      有人问,快60岁了,干吗还这么累?

      “段家湾,是我的根,我的‘阵地’,我要坚守到生命最后一刻。”刘桂珍总是这样说,“段家湾只要还有一个老百姓,我就要为大家服务到底。”

      下午,刘桂珍组织村支“两委”成员集思广益。“我们依托国家乡村振兴战略,计划试种金银花等药材6到7亩,如果成功的话,可以进一步带动乡亲们增收。”刘桂珍告诉记者。

      每个人对生命价值的理解不同,对幸福的体验也有所不同。作为一名共产党员,58岁的刘桂珍的幸福,在于林梁山间、峪河水畔的默默坚守。

    记者郑娜

分享到:

相关新闻

习近平总书记“七一”重要讲话激励我省企业广大干部群众——接续奋斗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

“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,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……”“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,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!”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立意高远、思想深邃、博大精深、内涵丰富,鼓舞人心、催人奋进,连日来在我省企业广大干部群众中引发强烈反响。

山西日报  07-14 11:14


【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——小康圆梦】创新赋能 让三晋更美好

百年奋斗,一朝梦圆。7月1日,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,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,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。中华民族朝着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又迈出了关键一步。

山西日报  07-14 11:13